一、蛋白質化學
氨基酸分類、結構;氨基酸的理化性質與應用;蛋白質的組成、結構、性質、種類,并能舉例說明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與功能的DNA的高級結構關系;蛋白質變性的各種方法及其原理;蛋白質的與分離、分析技術。
二、核酸
核酸的組成、結構單位以及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;DNA一、二、三級結構,RNA的一級結構及分類;核酸雜交技術的原理及應用。
三、糖類化學
糖的主要分類及其各自的代表和它們的生物學功能;單糖的結構和性質;幾種常見的雙糖、寡糖和多糖的結構和功能。
四、脂質和生物膜
脂質的類別和功能;生物體內脂質的分類、基本性質,代表脂及各自特點;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,以及“流動鑲嵌模型”的要點。
五、酶學
酶的概念,酶的命名和分類,酶的結構與酶的活性,酶的作用機制,酶的制備與酶活力測定,酶促反應動力學的機制;酶活性的調節(jié)、酶的抑制作用;酶的研究方法與酶工程。
六、維生素和輔酶
了解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的結構特點。維生素的概念、分類及性質;幾種主要維生素的活性形式、生理功能和相應的缺乏病;幾種輔酶的作用。
七、新陳代謝總論與生物氧化
新陳代謝的概念、類型及其特點;呼吸鏈概念、組成、傳遞體順序;ATP與高能磷酸化合物及ATP的生物學功能;氧化磷酸化及化學滲透學說;電子傳遞過程與ATP的生成。
八、糖代謝
熟悉糖的各種代謝途徑,包括物質代謝、能量代謝和酶的作用;掌握糖酵解、丙酮酸的氧化脫羧、三羧酸循環(huán)和磷酸戊糖途徑及其限速酶調控位點、生理學意義;糖原的分解與合成代謝的概念、反應步驟及限速酶;理解糖的無氧分解、有氧氧化的概念、部位和過程。
九、脂代謝
脂肪酸代謝的調節(jié);磷脂和膽固醇的代謝;熟悉脂類的消化、吸收和轉運;酮體的生成和利用;脂肪酸的活化、和脂肪酸β-氧化過程及能量生成的計算;酮體的生成和利用;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徑。
十、蛋白質的降解和氨基酸代謝
蛋白質的酶促降解;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和脫羧基作用,氨的代謝去路;氨基酸合成代謝;
十一、核苷酸代謝
掌握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代謝;核苷酸的從頭合成概念、過程;核苷酸的補救合成;嘌呤、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的途徑。
十二、核酸的生物合成
DDNA的復制和DNA損傷的修復基本過程;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原理;真核細胞的轉錄作用、RNA的復制、RNA的轉錄后加工。
三、蛋白質生物合成
密碼子的概念、分類、特點、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步驟;核糖體、tRNA的結構及它們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、蛋白質合成的能量消耗。
十四、物質代謝的調節(jié)機制
糖代謝和脂肪代謝的關系;糖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相互關系、脂肪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相互關系、核酸與其它代謝的相互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