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部分考查綜合知識,包括思想政治理論、寫作能力、《特種設備安全法》(以下簡稱《法》)、《特種設備安全監(jiān)察條例(2009)》(以下簡稱《條例》)等有關基礎知識(占比50%)。
一、思想政治理論
重點內容:形勢和政策,主要考查考生認清國內外形勢,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、方針和政策,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治國理政、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新理念以及重大戰(zhàn)略布局等。
二、《法》及《條例》等相關內容
重點內容:我國現(xiàn)行特種設備法規(guī)標準體系構成;特種設備定義及分類;《法》、《條例》對檢驗檢測工作的要求,檢驗檢測單位以及檢驗檢測人員的法律責任;特種設備檢驗檢機構和檢驗人員的法律地位、主要職責;特種設備事故有關知識等。熟悉現(xiàn)行《特種設備目錄》;《法》、《條例》對特種設備生產(chǎn)、經(jīng)營、使用有關要求;檢驗工作性質、法定檢驗的定義和分類等。了解特種設備基本安全要求;《法》、《條例》對特種設備監(jiān)督管理、法律責任的有關規(guī)定;特種設備安全監(jiān)察、行政許可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系等。
三、寫作能力
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。
第二部分考查與特種設備檢驗有關的理工科專業(yè)基本知識,主要包括力學、機械、材料、熱處理、焊接、無損檢測等,主要考察基本知識,考查面廣而淺(占比50%)。
四、力學及機械相關基本知識
材料力學重點內容:拉伸、壓縮、剪切、扭轉、彎曲、疲勞、沖擊應力集中;應力狀態(tài)理論、強度理論等。
機械原理與設計重點內容:機構的組成與結構分析,機械的效率和自鎖、平面機構、連桿機構、齒輪機構、凸輪機構等常用機構;機械設計總論、聯(lián)接、傳動等。
五 、金屬材料及熱處理相關基本知識
重點內容:金屬材料力學性能(強度、塑性、硬度、沖擊韌性的定義;抗拉強度、屈服強度的意義;拉伸曲線的解釋;評價材料塑性的指標;沖擊吸收功指標;屈強比概念等。)、金屬學及熱處理(金屬及合金的晶體結構;合金元素在鋼中的作用;常用金屬材料的熱處理方法;Fe-Fe3C相圖分析;鋼在加熱、冷卻時的組織轉變;退火、正火、淬火與回火;去應力退火目的和方法等。)、特種設備常用材料(特種設備用材料的基本要求;低溫鋼的特點及影響低溫鋼低溫韌性的因素;耐熱鋼種類、特點、高溫下材質劣化現(xiàn)象。)等。
六、焊接及無損檢測相關基本知識
無損檢測概論重點內容常用無損檢測方法的選擇和使用;常用無損檢測方法的能力范圍和局限性(本部分參考資料:《承壓設備無損檢測 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NB/T 47013.1-2015)。
焊接重點內容:常用焊接方法、特點及適用范圍;常見焊接接頭形式分類及特點;焊接接頭組成;焊接接頭的薄弱部位;余高對焊接接頭強度的影響、鋼材的焊接性定義;工藝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;焊接性試驗的主要內容與方法;焊接工藝評定的作用與過程;焊接應力與變形;焊接外觀缺陷、氣孔、夾渣、裂紋、未熔合、未焊透等焊接缺陷種類、形成原因、危害及防止措施等。